一、“五个转型”彰显湘西州全面乡村振兴新成效
近年来,湘西州树立脱贫地区乡村振兴示范区新目标, 守牢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实施产业就业富民、美丽乡村建设、治理效能提升、乡风文明铸魂、乡村育才聚才、基层党建引领“六大行动”,乡村振兴取得了新成效。
(一)实现由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向逐步共同富裕转型
同步实现脱贫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湘西州把促进各民族共同富裕作为重要目标,不断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稳定提升脱贫群众收入水平,着力优化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推动全州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
农民劳动报酬合理增长机制初步形成。抓住务工这个农民增收主要来源,引导企业建立进城务工包養網农民劳动报酬合理增长机制,推广基础设施建设以工代赈方式,全力吸纳当地农村劳动力务工就业,最大限度提高劳务报酬发放比例。2022 年,湘西州推广以工代赈吸纳当地农村群众就地就近就业 41240 人次,其中农村脱贫人口占到 49%,推动脱贫户人均纯收入同比增长 17.88%。
城乡社会保障体系稳步实现扩面提标。把社会保障均等化作为促进共同富裕的基础性工程,将进城务工农民同等纳入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范畴,逐年提高社会保障标包養准,逐步建立起分层分类、城乡均等的社会救助体系。截至 2023 年 6 月底,全州城乡低保标准分别提高到 650 元/月、5051 元/ 年,全州新开工建设项目进城务工农民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参保率 100%,全州没有一个学生因家庭贫困而失学,困难残疾人生活、护理补贴位居全省前列。
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实现多元共促。以盘活农村闲置宅基地为重要途径,通过保底收购、土地流转、入股分红等多种方式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实现农民增收渠道多元化。如2022 年凤凰县盘活闲置宅基地 56 亩,通过宅改实现人均增收 2000 元以上;龙山县通过土地流转、入股分红等方式辐射带动 2.66 万脱贫户年均增收 2200 元以上;花垣县流转土地 15 万亩,助力 3 万多农户户均增收 1500 元/年以上。
(二)实现由产能和规模扩张向构建现代化乡村产业体系转型
湘西州把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主攻方向,突出产业特色化、品牌化、融合化方向,加快推动乡村产业由产能和规模扩张为主向高质高效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转型升级。
特色品牌乡村产业质量效益明显提升。围绕区位、生态、环境优势,突出地域民族特色,推动形成了以茶叶、柑橘、猕猴桃等为特色的现代农业产业集群,全州先后培育形成“两品一标”产品 187 个,18 个品牌入选 2021-2022 年湖南省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名录。特色产业效益不断提升,吉首黄金茶产值超 10 亿元,凤凰县猕猴桃产业产值超过 4 亿元,“保靖黄金茶”综合产值突破 20 亿元,成为支撑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
文化旅游赋能产业融合形成新格局。依托丰富的文化和特色农业资源,大力推进文茶农体工旅深度融合,不断激活非遗生产力,推动茶旅融合,推动传承红色基因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一业兴带动百业旺百姓富”的综合效应不断放大。近年来,花垣县入列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吉首市建成 2 个三产融合示范区,保靖县荣获湖南茶叶乡村振兴十大茶旅融合示范县,全州加快形成了以文化旅游融合赋能乡村振兴的多业态融合发展新格局。
农业供销合作社会化服务体系初步形成。聚焦农业生产薄弱环节,以服务小农户为重点,着力建设起以供销合作为重要载体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通过建设“示范社”和改造基层“薄弱社”,全州先后改造升级农村综合服务社数量 34 个,农业社会化服务达 32.55 万亩,供销系统淡季销售农特产品达到 3.4 亿元,永顺县、龙山县先后被列为农业社会化服务项目试点县,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因地制宜走出了新路子。
(三)实现由注重传统要素投入向科技生态赋能转型
湘西州紧紧把握科技兴农、绿色发展时代趋势,大力推进农业农村新旧动能转换,推动乡村振兴由主要依靠传统要素投入向更加注重科技生态赋能转型。
科技赋能绿色发展底色更亮。通过科技创新推进森林防护、空气污染治理、水系治理和耕地污染治理,绿色发展成效明显,森林覆盖率达到 70.24%,湘西成为全国最“绿”的地区之一,被国家林草局誉为全国绿色发展的典范城市。仅2022 年湘西州新增加绿色食品 136 个、有机产品 38 个,绿色食品产业链产值、税收分别增长 35.9%、36.8%,绿色产业成色更足。
农业标准化机械化普及更广。立足山地特点,统筹推进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大力开展山区适用农机的推广和示范, 推动现代化插秧机代替人工在撂荒地进行复种,以机械化破解山地耕种难题,使抛荒地复变良田。2022 年,湘西州推进水稻油菜生产全程全面机械化,全州建成高标准农田 21.8 万亩,完成全部耕地抛荒治理任务,农业标准化机械化释放出强大生产力。
传统民族村落数字化平台更大。实施网格化数字治理助推乡村治理现代化,建成特色乡村文化数字资源库,推进智慧农业项目覆盖全州主要产业,实现智慧旅游主要景点全覆盖,培育形成一批质量优、有特色的农村电商品牌,城乡“数字鸿沟”明显缩小,最偏远的传统村落也能用上移动支付, 通过数字化把传统民包養網排名族村落送上现代化的快车道。
(四)实现由集中力量攻坚克难向激发内生动力转型
湘西州把培育和激活农民内生发展动力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方面,坚持市场主体,逐步实现了乡村发展由集中力量攻坚克难向激发内生动力转型。
乡村市场造血功能不断增强。根据市场有效需求供给引导乡村大力发展特色产业,以品质和品牌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带动农民增收和村集体经济增收。如保靖县 2.1 万户 8.5 万人通过从事茶叶产业而增收,吉首市黄金茶直接和间接带动脱贫人口 2.3 万人增收。到 2022 年,湘西州已全面消除薄弱村,经营性收入超过 10 万元的村已经超过 66%,超过50 万元的示范村已经有 144 个。
新型农民主体地位不断强化。把提高农民包養網现代化技能和增强农民增收能力作为乡村人才振兴的基础工作,大力实施“农民大学生”“农家女”等农民大学生培养计划,定向培养农村实用人才 3700 包養網比較多名,培育新增 400 名农村网店经营人才、1000 名自媒体带货“网红”,推动“3899 队伍”转化为重要的乡村人力资源。
“神秘湘西”品牌活力不断释放。坚持培育“神秘湘西”品牌,不断延伸品牌产业、扩大品牌影响力,地域品牌活力和市场带动力不断增强。酒鬼酒、古丈毛尖、保靖黄金茶纳入中欧地理标志互认互保范围,茶叶、猕猴桃、百合等一大批特色产品被认定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凤”字号农产品享誉全国,湘西州品牌建设经验做法获省市场监管局肯定并上报国家总局予以推介。
(五)实现由自上而下的工作要求向自下而上的常态化工作机制转型
湘西州因地制宜延续脱贫攻坚好做法好方法,调整优化工作机制,逐步实现从自上而下“要我做”到自下而上“我要做”的工作机制转型。
农民“主人翁”意识不断强化。推动工作思路由“农民依靠”向“依靠农民”转变,通过集体议事、共建共治等方式,引导农民从“站着看”到“点个赞”,从“跟着做”到“抢着干”,村民农民让地建公共设施、农村改厕邻帮邻、拆除家里实心高墙等一系列农民主动参与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在湘西州不断涌现。
差异化目标引导机制不断形成。探索因地制宜建立差异化发展目标导向和工作评价机制,引导各县市区放大自身资源优势,实现差异化发展。吉首市着力提升城市发展首位度和辐射带动力,凤凰县着力于做优做强生态文化旅游业,永顺县努力打造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龙山县目标打造湘鄂渝边区中心城市,泸溪、古丈、花垣、保靖县立足于高质量打造一批特色产业优势区。
乡村典型示范工作机制不断完善。不断完善以村为主推进典型示范的工作机制,推动十八洞村获“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全国文明村”,5 个村(社区)被确定为全国第九批“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示范带动全州创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 7 个、乡村旅游示范村 88 个,涌现出一批集体经济收入超过 50 万元、100万元的“示范村”“明星村”。
二、湘西州探索走出民族地区特色化乡村振兴新路子
湘西州立足山地优势特色资源,突出民族文化优势,大力培育地域特色产业品牌,着力构建凸显地域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比较成功地探索走出了一条民族地区特色化的乡村振兴新路子。
(一)以区域特色产业为主体构建多元食物供给体系
着力构建特色鲜明的多元食物供给体系。一是突出独特地理优势着力优化农产品多元品种结构。注重发挥独特地理位置与气候孕育的“地理标志”资源优势,不断优化农产品的品种结构,因地制宜培育出猕猴桃“米良一号”“金红一号”等 10 余个优良品种,引进和培育金黄蜜柚、湘西蜜橘 16 号、红美人柑橘、泸溪椪柑等优质柑橘品种,培育出保靖黄金茶、永顺莓茶等新型茶叶品种,推动形成不断满足消费者更高层次需求的多元化品种。二是发挥“一县一特”优势着力优化产业区域分工。建立县域特色产业发展的“正面清单”,引导支持各县市立足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区位条件,培育“一县一特”优势特色产业,形成保靖黄金茶、泸溪柑橘、凤凰猕猴桃、古丈毛尖、龙山百合、永顺莓茶、花垣湘西黄牛等“一县一特”为主的农业区域分工格局,有 力防止了县域产业同质化竞争。三是突出区域品牌引导优势产业集聚发展。依托县域公共品牌,通过完善基础设施、支持特色品牌培育、科技成果转化等举措,引导县域特色产业向园区和特色小镇布局。着力建设古丈县茶叶产业园等现代农业产业园,推动建设保靖县吕洞山镇等黄金茶特色小镇,不断形成特色突出、高质高效的优势品牌产业集群。
(二)以彰显湘西魅力为主线建设特色民族乡村文化
充分挖掘和激活独具魅力的湘西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 不断促进民俗文化推陈出新和创新发展,在全面展示湘西魅力的同时推动乡村特色文化繁荣发展。一是以唤醒多民族文化点亮传统村落。充分利用民族聚居蕴含的丰富民俗文化资源,立足村寨建设传统工艺工作站和非遗就业车间,大力开发苗族银饰、土家织锦等非遗产品,创新苗绣“让妈妈回家”等文化模式,创作苗歌、土家山歌等文艺作品,传承土陶制作、土家族摆手舞等民俗技艺,以文艺创作激活文化生命力, 用传统节庆活动引发民俗激情,在复苏和发展民俗文化中激活传统村寨新活力。二是在传承历史文脉中实现文化多元价值。科学编制里耶遗址、四方城等 30 处国保省保单位整体性保护与利用规划,颁布实施浦市古镇、里耶古镇、老司城遗址等文物遗址保护条例,加强对老司城遗址等历史文化遗产的修缮保护和资源开发利用,用举办文化展览等方式讲好“有意义、有意思”的湘西历史文化故事,在文化遗产保护开发中增值文化资产,不断实现文化遗产活起来。三是以农文旅融合增添传统村落时代活力。建成首批中国传统村落集中连片示范区,打造高山峡谷、烽火苗疆等六大村寨集群, 建设国际减贫交流基地,举办黄金茶文化旅游节、稻花鱼节、葡萄节等富有县市特色的“农文旅”节日,不断强化和丰富传统村落经济文化功能,推动把村寨文化“软实力”转化为乡村振兴“驱动力”。
(三)以特色民族乡村治理为纽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立足民族融合聚居突出州情,充分尊重民族风俗习惯,强化民族自治共治,以不断增强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民族团结、乡村发展。一是以利益共享为核心构建乡村社会共同体。以利益共享为目标,以旅游公司为实施主体,推动构建旅游公司与村集体、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强化“景区景点+村集体+村民利益”联结,带动了农民和村集体增收,打造乡村振兴利益共同体。二是以公共需求为突破口畅通民意表达。注重以农民的需求为导向,创新“院坝会”这个民意表达新渠道,围绕群众关心的公共事项设置“议题”,通过搭建平台把群众“围拢来”,创新形式让群众“想来听”,学用相融帮群众“解难题”。三是以法治为导向推进民族地区治理现代化。以良法促善治,立改废社会治理领域条例(法规)。积极组织实施农村“法律明白人”教育培训工程,培养以村干部、人民调解员为重点的农村“法律明白人”,通过农村“法律明白人”参与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加强各类法治宣传工作。四是以基层党建强化乡村治理。聚焦党群连心“五个到户”,推行“党建引领、互助五兴”农村基层治理模式,组织农村党员、干部、后备干部等优秀分子同 5 户左右群众建立互助组,实现“家家党员联、户户见党员”,消除基层治理盲区。
(四)以乡村发展实干实绩为导向识别干部人才
坚持“重德才、重基层、重实干”导向,大力选拔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一线敢担当、有作为,群众认同、组织认可的优秀干部。充分运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绩效考核成果, 对拟提名人选进行了深入的实绩分析,遴选出了一批成绩突出的党员领导干部。抓住乡村换届契机,选优配强基层领导班子,将优秀的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一线干部选拔到领导干部岗位,增强领导班子战斗力。近年来,湘西州新提拔的副处级领导干部中有扶贫经历的超过 80%,县级班子成员中有乡镇正职经历的超过 60%。2021年以来,乡村振兴一线干部晋职晋级695 人、提拔重用 540 人。
三、湘西州实践对脱贫地区乡村振兴的重要启示
近年来,湘西州将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推进乡村振兴有机结合起来,接续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现良好开局,大力探索脱贫地区乡村振兴新路径,这些成绩的取得,根本在于不懈奋斗继续前进,关键在于立足实际、顺应规律,坚持走适合自己的乡村振兴路子。
(一)顶层设计与精准施策相结合
湘西州在明确推进乡村振兴总体思路的同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具体行动方案和政策措施,明确了湘西州推进乡村振兴的时间表、任务书和路线图,实现了顶层设计和精准施策相结合。实践证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涉及面广、时间周期长的复杂系统工程,必须要着眼长远,锚定宏观目标全方位系统谋划,也必须要立足阶段特征和发展实际,因地制宜将设定的目标具体化、明确化和阶段化。不同地区情况千差万别、基础参差不齐,要顺利推进乡村振兴必须要脚踏实地,坚持从实际出发,根据自身自然资源禀赋和文化差异,谋划符合自身发展需要的顶层设计, 更需要分阶段分地区制定科学的实施方案,分类精准制定村庄发展的行动方案,推动乡村振兴顶层设计落到实处、见到实效。
(二)政府推动与市场导向相结合
更好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是乡村振兴可持续的必然选择。近年来,湘西州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坚决破除“等靠要”思想,根据市场需求,大力培育乡村振兴市场主体,积极培育壮大保靖黄金茶等乡村振兴的网红产品,推动形成适应市场发展趋势的新产业、新业态和新产品,明确各县域特色产业发展类型,提升县域特色产业内涵和品质,通过引导有力避免了同质化恶性竞争,不断提高乡村特色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实践证明,只有实现政府推动与市场导向相的有机结合,才能实现乡村振兴资源配置效应最大化。顺利推进乡村振兴必须要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既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充分调动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市场竞争中实现乡村产业升级迭代和高质高效发展,也要更好发挥政府引导和调控作用,优化乡村市场主体发展环境, 扩大地方公共品牌影响力,为乡村振兴提供重要的基础性制度保障。
(三)组织建设与人才建设相结合
人才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组织是乡村振兴的有力保障。湘西州有针对性地加强党的乡村基层组织建设,系统强化乡村振兴系统、驻村工作队、振兴专干、村支书等专题辅导和培训,大力提升乡村振兴队伍业务能力和工作水平,发挥党员干部、驻村工作队员、乡贤等在乡村振兴中的先锋模范作用,激发村民参与乡村振兴的积极性主动性,带动形成以农民为主体的乡村振兴合力。实践证明,推进组织建设与人才建设相结合,实现乡村组织振兴和人才振兴同频共振是激活本地人才破解乡村振兴人才短板的有效举措。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必须要把组织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放在突出位置, 通过选好选准基层党组织负责人、健全基层党组织考核评价 机制、多渠道筹集乡村人才队伍建设经费、加大乡村党员干部培训力度和加强乡村振兴人才交流等方式,拓宽视野、转变观念,不断筑牢乡村振兴的组织和人才基础。
(四)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相结合
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近年来,湘西州坚持把文化作为重要的资源要素,在充分保护和传承文化的基础上,推进地域特色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推出了一批凸显少数民族文化的非物质文化产品,打造了一批享誉全国的红色文化教育基地、红色旅游基地和少数民族文化“网红”打卡新地标,推动文化旅游成为湘西州乡村振兴的重要新引擎。实践证明,文化既是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重要的经济资源,推进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相结合才能实现文化保护传承与可持续开发利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必须坚持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紧密结合、相互促进的重要规律,充分挖掘和开发本地独特的民俗文化、历史文化资源,推动文化资源与现代科技紧密结合,不断将传统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湖南师范大学中国乡村振兴研究院课题组)